首页 门户 资讯 详情
  • 评论
  • 收藏

抚顺生活网 2022-10-20 450 10

湖北:金融改革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

大午号 http://www.dawu.com.cn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湖北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考察湖北,为湖北的发展指引方向、擘画蓝图,要求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发展新篇章。

  十年来,湖北省地区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2.26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5万多亿元,排名居全国第七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三个过万”;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积极稳妥推进“双碳”工作,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以下简称“中碳登”)落户武汉并投入运营;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省58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37个贫困县全部摘帽、482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湖北自贸区开放创新引领作用凸显,目前来鄂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比2012年增加219家,达到324家,2021年进出口总额是2012年的2.6倍。十年来,湖北发展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十年来,湖北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从2012年末的19032亿元增长到2021年末的67038亿元,科创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自贸区金融加速发展……这十年,也是湖北金融业聚焦聚力提升金融功能、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主线、大力推动金融改革创新、以充足的金融动力推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十年。

  科创金融:

  将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湖北拥有上百所高校和2000余家科研院所,科教优势突出。如何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近年来,人行武汉分行大力推动科技金融创新,为创新插上“金融之翼”。

  2015年,人民银行等九部委联合下发《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专项方案》,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首个科技金融改革试验区。湖北省高度重视武汉城市圈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工作,在人行武汉分行的积极推动下,湖北各政府部门密切联动,金融机构主动创新,形成了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建立科技金融专项机制、推出科技金融专项产品、搭建科技金融信息信用专业平台、出台科技金融直接融资专项措施、构建科技金融专门监管制度“六个专项”为特点的科技金融改革创新模式,被称为“东湖模式”。相关做法被国务院总结为“基于‘六专机制’的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综合服务”,作为第二批支持创新相关改革举措向全国推广。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一套金融服务科技企业的组织体系在湖北基本建立起来,湖北先后创新推出“科技验收贷”“启航贷”“高新贷”等百余种涵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产品,科技型企业融资快速增长。2017年末至2021年末,湖北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从2423亿元增加到3863亿元(以2021年高新技术企业名单统计)。

  在金融“活水”的浇灌下,湖北持续把科技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十年间,湖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2960亿元增加到10196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3.3%增至20.63%。

  绿色金融:

  支持减碳降耗助推绿色发展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会上,他强调,长江经济带应该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2018年7月,湖北省政府出台《关于印发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分工方案的通知》,决定实施湖北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其中,“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为十大战略性举措之一,“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专项举措指挥部”办公室设在人行武汉分行。人行武汉分行联合有关单位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湖北省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从九个方面提出了14项任务。人行武汉分行还成立了绿色金融(碳)金融工作专班,围绕“双碳”目标开展碳核算、碳定价、金融业环境信息披露等国际前沿问题研究,指导和推动绿色金融发展。

  一项项任务逐步落实,湖北绿色金融快速发展。

  在创新货币政策工具使用机制方面,人行武汉分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金融机构扩大绿色贷款规模、降低贷款利率,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截至2022年6月末,碳减排支持工具在湖北落地42亿元,带动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70亿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落地政策资金26.56亿元。

  在畅通银企对接渠道方面,人行武汉分行会同湖北省发改委等单位共建湖北省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以下简称“鄂绿通”),提供绿色产业项目入库审核、工程咨询、招商引资、银企对接等全方位的综合服务。截至目前,“鄂绿通”累计征集入驻平台机构34家,筛选入库绿色低碳项目392个,融资总额达1129亿元。

  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方面,人行武汉分行围绕碳金融创新,促进绿色金融与绿色产业深度融合,指导金融机构发放了全国首笔在“中碳登”备案的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新能源汽车积分收益权质押贷款、“绿保贷”、排污权质押贷款、生态修复贷款等。

  2017年底至2021年底,湖北省绿色贷款余额从2788.1亿元增加到7015.3亿元。湖北省绿色债券年度发行总额从2016年的45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379亿元。在绿色金融的支持下,绿色成为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碳排放累计分别下降30%、40%,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7.6%的经济增长。

  普惠金融:

  服务城乡助力实现全面小康

  湖北是农业大省,县域经济占据半壁江山,城乡发展一度十分不平衡。十年来,人行武汉分行聚焦乡村、小微等经济发展的薄弱领域,大力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人行武汉分行会同有关部门相继制定了《湖北省农村金融服务“十二五”全覆盖规划纲要》《关于实施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五个一工程”的意见》,着力提升县域和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从2012年末到2021年末,湖北省县域贷款余额从3424亿元增加到14035亿元;县域贷存比从41.97%提高到61.24%。2013年至2021年末,湖北省农村地区设立的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从2.85万个增加到4.27万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农村地区人均拥有银行账户数从2.15户增加到3.64户。

  为落实好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的工作部署,人行武汉分行大力推动金融助推产业扶贫,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形成了“各地有特色、各机构有重点、各产业有支持”的金融支持产业扶贫格局。同时,推动将扶贫小额信贷业务重心落在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一特殊群体,推进建档立卡贫困户“六看、五老”信用评价工作,持续推动金融资源向贫困人口倾斜。从2016年一季度末到2020年末,湖北省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从981亿元增加到2177亿元,为湖北2020年末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小微企业发展事关民生和就业。多年来,人行武汉分行针对小微企业面临的困难,积极推动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搭建信用培植工程平台、开展首贷专项行动、创设“楚天贷款码”,推动加大银企对接力度。2018年末到2021年末,全省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从3116亿元增加到5878.6亿元。

  自贸区金融:

  助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2017年4月,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为湖北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带来了新机遇。湖北自贸区挂牌以来,人行武汉分行和外汇局湖北省分局从推动自贸区科技金融创新、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拓展融资渠道、深化外汇管理改革、优化金融服务、加强风险监测与管理等方面推出了多项支持湖北自贸区建设的金融改革举措,让湖北自贸区企业享受更多政策红利,优化湖北自贸区金融营商环境。

  从2021年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湖北自贸区总体方案和新增改革试验任务的评估结果来看,涉及人行武汉分行的40项改革试验任务均已全部落地,有24项取得显著成效、15项取得阶段性成效、1项取得初步成效。同时,“两无一免”简化退税流程、科技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机制两项创新试点被确定为国家级“最佳实践案例”。

  在自贸区金融创新经验的辐射带动下,湖北省涉外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涉外经济能力明显提升。2017年至2021年,湖北省涉外收付款总额从650.3亿美元增加到1330.4亿美元。截至2022年6月底,湖北金融机构对外贸行业的贷款余额为918亿元,增速高出全部贷款增速0.3个百分点。2022年上半年湖北进出口总值达2909.1亿元,同比增长18.4%,进出口总体增速、出口增速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个、14.6个百分点。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分享

邀请

下一篇:暂无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抚顺生活网  

© 2015-2020 Powered by 抚顺生活网 X1.0

微信扫描